展览时间:2021年6月30日----2021年7月15日
展览城市:南京
展览地点:南京更斯艺术馆
主办单位: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
更斯艺术馆
特邀艺术家: 孙良 管怀宾 蔡广斌 花俊
参展艺术家: 张正民
吴筱霄 宋 杨 吉文婷 陈奕文 刘爱华
赵云飞 董晓秋 马晓燕 徐 燕 陶美兰
翟露薇 李丹阳 杜思玥 张 远 吴 扬
杜桂慧 田雨晴 边 昊 刘子彦 张佩琪
李心瑜 毛阿楠 杜宇欣 万奕雯 肖文滔
杨 婕 王一鑫 袁 逸 陈千千 唐若禛
保岱伶 苗 田 周怡君 黄 金 李维阳
开幕时间:2021年6月30日下午3:00
展览研讨: 2021年6月30日下午3:00----5:30

张正民《生肖牛》 32cmx32cmx2 纸本水墨 2020年
我的内心里甚至产生了一种非同寻常的“放逐”自己的惬意 一种前所未有的惬意……
一一彼得.汉德克
期待自己的作品呈现出还没有被多数人意识到的样式,破除一成不变的方法,在经历与困惑中建立起一个自我的独立主体,几乎成为这个时代艺术家追寻的标志。而学子们,艺术语言游戏及艺术语言批判转向是必经的路程,是从一种叙事到另一种叙事得以首先解决什么的问题。通常,叙事对应故事,与文学相关。宗教画、历史画、主题画,其艺术展现的方式是以故事为基础,艺术家将事与物或重要事件描绘成图画,让是否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受到作品感染。自塞尚、杜桑后的实践和道德含义发生了根本变化,对感官冲击力将艺术带入一个新的叙事语境。无论是故意躲避大众关注,作品依旧传达自己所画意义的艺术家,抑或利用真实客体把注意力从叙述什么转向如何叙述的艺术家,他们几乎在同一技术中获得价值的来源一一主题,就像鲍德里亚说的:“当我们的知识对世界理解主要来自已经取代现实的符号时,我们就已经到了超现实的时刻。"虽然,现今囯内大多艺术家仍然偏爱帆布、宣纸等作为支撑物,面对数字技术的影响,被改变的静态与动态图像实际上已动摇了真相载体的地位。人们一面实验,一面找寻线索以获得意义,观念一词不再泛泛作为空洞之物。

《觅·境—迁徙》系列二 董晓秋 纸本水墨 39cm×75cm

李丹阳 《守望》150cmx150cm 纸本水墨 2019年
走出课堂,现场取代最初叙事的不确定性,作品的自动、构成与开放结合整体性传达给观众,这里被交流的不再是信息或解释,而是一种有效连接,其反应的范围亦不可预期。对话继续时,我们也会听到各种反响,我想兴奋一定大于困惑。

杜桂慧 《生活启示录-4》 106cmx97.7cm 综合材料 2021年
在一家未尝过的食物餐厅里,食客们笑着发表高论,边吃边相互询问,从而确定自己吃的是什么,然后再进行思考,直至把食物吞咽下去……

李维阳《仰》 68x138cm 纸本水墨 2021年
是的,一旦感觉清晰化了,新的感觉便接踵而至。
张正民
2021年6月28日

苗田 《奢侈品》 综合材料 2021年

保岱伶 《狂想》系列 60cmx90cm 布面丙烯 2021年



刘子彦 《自然博物馆》 38cmx28cm 绢本水墨 2020年

周怡君 《52Hz》 50cmx100cmx4 纸本水墨 2021年

边昊 《老照片》系列 68cmx138cm 纸本水墨 2020年